一樓展覽介紹

Pasibutbut海端鄉部落的聲音
Pasibutbut(祈禱小米豐收歌)是布農族重要祭歌,在歷史、環境變遷下,近代海端鄉仍同時擁有古老傳承與結合潮流的展演藝術表現。 本想特展為文化部「博物館示範系統計畫」,透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之「館際合作」,於2017年在海端鄉各部落射耳祭儀中,以Pasibutbut主題進行田野調查與記錄成果。
Pasibutbut的文化意涵
Pasibutbut(祈禱小米豐收歌),亦即一般所謂的「八部合音」,是部分布農族小米播種祭、收穫及進倉祭儀上的主要祭歌,其起源有模仿「瀑布迴聲」、「蜜蜂飛行」兩種說法。 加拿部落Salizan lshahavut(江聰明)說,Pasibutbut與小米有深刻關聯,布農族人用「bisihuvias(陀螺)」意象來形容小米生長,取其意為「快速旋轉長大,能夠豐收」;Cinakiku說,昔日獵首行動後,男子吟唱Pasibutbut,對行動中無法返回部落的族人傳達哀淒,至於被獵首的人的hanitu,則希望能將其能量轉化,幫助部落與自我的生存發展,顯示Pasibutbut經驗的神秘與特殊性。
Pasibutbut祭歌以巒社群、郡社群較擁有完整繁複的祭儀過程,惟目前已發展出屬於布農族區域傳統及文化的具體象徵。一年一度的全國布農族聯合射耳祭,曾將之列為表演的「指定曲」;2012年高雄市桃源區公所推廣「天籟布農─八部合音」主題,以鄉(區)為單位邀請各社群團體參與競賽,讓與會各部落相互觀摩。 2017年海端鄉聯合射耳祭則以歲時祭儀為內容,分為「開墾祭」、「播種祭」、「射耳祭」、「狩獵祭」……等,由各部落輪流展演,藉由表演傳承祭儀內涵,並聯合演唱Pasibutbut,以族群歌舞連結起部落、地方情感。 本計畫延續史前館過去與夥伴部落所建立的展演經驗,將「平台」概念延伸至原鄉,透過分期展開調查、研究深化各族群代表性歌舞內涵,並建立與地方文物館合作模式,進而分享在地知識與展演的美好歷程。
Kanating(崁頂)部落
Kanating(崁頂)部落是日治時期為了監視大關山事件Lamataxinxin後裔,透過集團遺著政策,於現今關山鎮附近里瓏山區設置聚落,率續有巒社、郡社群族人由高雄梅山、台東利稻、霧鹿等地遷徙而來。 近代崁頂部落發展以聚落為主體,例如射耳祭以整體聚落取代「氏族」為單位進行,型塑起自己的asan(故鄉)形象。 1943年黑澤隆朝到關山調查,聽到崁頂部落Pasibutbut演唱相當震撼,之後邀族人赴屏東錄製布農族音樂。2015年馬修連恩也邀請崁頂部落錄製「音樂雕塑」,Pasibutbut的傳統美聲更得以流傳開來。
Sulaiyaz(初來)部落
在新武呂溪與南橫公路出口處,Sulaiyaz是「榕樹」的意思,日治時期實施「集團移往」時,當地生長多雀榕而取名,其中Ispalidav與Nahaisulan的patusan(祭場),因長年持續維持Malahtangia(射耳祭),成為重要的家族精神象徵,每年射耳祭舉行,族人會將當年所獲得山豬、山鹿等下額骨掛在雀榕樹上,逐年增加,蔚為壯觀。 1978年初來部落射耳祭擴大活動項目,在祭儀後將驅疫祭、小米祭、射耳祭及pasibutbut等,透過展演方式傳承。 新武部落位於新武呂溪支流大崙溪及霧鹿溪、五拉庫散溪匯流處,四面環山之盆地上,為海端村最西邊的部落,早年當地發現許多百步蛇(Samuluh),因而將舊地名Masbul(三溪匯流盆地)改為「Samulu」部落。
Samulu(新武)部落
新武部落為傳承布農傳統樂舞,由胡金娘發起「新武呂溪人文發展協會」並成立傳統歌謠班,利用閒暇時間訓練傳統歌謠,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展演與競賽,頗獲好評。
Bulbul(霧鹿)部落
位於南橫山區的bulbul(霧鹿)部落,布農族語意為沼澤地,另一說為泉水湧出的聲音。最早由郡社群lspalidav及巒社群Nahaisulan氏族移入居住,部落社會以siduh(氏族)為運作制度,並且以小米生長週期舉行歲時祭儀,其年度最大的祭儀─射耳祭仍維持著以氏族為單位進行,呈現布農族人對hanitu(靈)的觀念與dihanin(天神)的信仰。 1986年霧鹿即組成「布農山地傳統音樂團」續赴歐洲、日本及國家劇院等地演出,傳統歌唱比賽也常獲優勝。2004年由霧鹿國小組成樂舞團隊,曾遠赴歐洲進行兩次巡迴公演,並與國際知名大提琴家大衛達伶(David Darling)合作,結合布農族的pasibutbut和現代大提琴樂器錄製CD專輯,推向國際舞台。




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的植物染
目前布農族常用的植物染材料,大多就地取材,如薯榔、薑黃、洋蔥皮等。南投一帶因土質不同,還可運用黑土進行泥土染。然而在採集原料時,往往因季節與環境不同,而有地區差異。如劉金蕉老師曾分享,臺東一帶在秋天採集的薯榔,顏色較深較美,尤其是山豬啃過,從泥土翻出的薯榔,品質最好!足見布農族人觀察自然,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。
植物染處理工序
煮布去膠→加入染料→設計綁料→熱染浸泡→保存固色
翻山越嶺 一心向學
已過花甲之年的Cina Apin(漢名:余桂蘭),只要談起傳統技藝,雙眼總是熠熠發光。回憶自己十多年來,為了學習傳統技藝,往往不辭千里,遠赴花蓮甚至臺中,有時一住便是一週甚至一個月。因珍貴經驗得來不易,促使Cina Apin願意無私分享,並不斷因學生需求而調整教學方式。
教學相長 融舊鑄新
在教學過程中,Cina Apin有感於傳統技藝逐漸與生活脫節,且不易引發年輕人學習動機,因此致力於融舊鑄新,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。如本次編織抱枕,將日常生活用品結合傳統十字繡,盼能在傳承重要技藝同時,兼顧生活需求,使傳統技藝不僅能謀生,更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



每個布農家戶都會有的背籃palangan
臺灣原住民族普遍有使用藤編編製背籃的技術,但是型制不盡相同。布農族的背籃特色在於六角型的眼睛(mata,指藍身的孔洞),以及下窄上寬的藍身,目的在使內容物重量平均分配以利背負。 在早期的生活中,palangan幾乎是每個農族家屋都會有的物件,用來背負地瓜、芋頭等農作物。
編籃處理工序
去除藤肉→削藤皮→編籃底→編籃身→收邊→底部加固
很會編藤的Vava阿公
年近70歲的Vava阿公(漢名:余清山),是花蓮卓溪太平村的布農族人。12歲時開始接觸藤,憑著印象中爸爸處理工序的記憶,自己摸索出藤編技術,甚至發展出創新的編織技術與處理工法,讓藤編器物不再笨重也更堅固耐用,希望吸引更多人認識布農族的藤編文化,近年來著重於藤編教學工作。
huaz,布農族的「藤」知識
huaz是布農語的藤,是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然素材,通常為男人所使用,上山時會順便採集帶回處理,在昏暗無燈光的工寮裡仍能以刀抵著藤憑著手感削藤。採收期間應避開四至五月的生長期,因為此時期的藤較為脆弱且易招蟲食。藤可以用於編製背籃(palangan)、篩箕(tukban/kapung)、背負頭帶(cisbunguan)、織布用的固定棒/綜棒(uslun)等,其堅韌的特性亦可作為綁繩固定房舍樑柱或是耙子,用途非常廣泛。